快捷搜索:  

长乐梅花古城换新颜 村民乐开颜

"长乐梅花古城换新颜 村民乐开颜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,让人眼前一亮。 新闻的写作风格流畅,文笔优秀,让人容易理解。 "

 古镇换新颜  村民笑开颜

春节假期,江海之交的长乐梅花古镇 梅 景依旧的同时,比往年增添了不少新意 梅花古镇历史(History)风貌展示馆敞开大门,迎接八方来客;八一八西路的青石板回归,深深巷道唤醒乡愁记忆;新植的红梅、宫粉梅,让古城美景升级 这些都是梅花镇践行 三问于民 推进古城保护带来的变化。

日前,记者通过一趟古镇游,实地感受古城保护让小镇旧貌换新颜,体会 三问于民 让村民喜上眉梢。

第一站:古镇历史(History)风貌展示馆

集思广益建展馆

一馆览尽千年事

假期,梅花古镇人流如织。不论主客,大家都默契地把新落成的梅花古镇历史(History)风貌展示馆作为古镇游的首站。

这栋建筑原本是民国时期的盐仓,现在镇里将其改建成为梅花古镇历史(History)风貌展示馆,是为了让游客能一站式了解梅花的前世今生 当地乡贤黄金兴一边领着儿孙步入展馆,一边介绍。

谈起为何对展馆如此熟悉?黄金兴透露,因为他几乎全程参与了展馆的筹建工作。

展示馆于春节前开馆,筹建一年有余,比起同类展馆,进度较为缓慢。梅花镇党委宣传、统战委员陈静解释,这因为前期花费了大量时间多方咨询考证、广泛征求意见。

听民意、集民智,最好的例子便是展馆入口推门可见的那幅《梅花古图》。画卷长、宽均为6米,其上绘制了古城古厝、抗倭将士、郑和船队、讨海村民等。 这幅图是乡贤们一遍遍根据文字记录和集体记忆反复推敲,最终由展馆的设计师和乡贤郑学林共同绘制而成。上面的建筑、风物等,不论是形制、位置,还是出现的合理性都经过大家商议,画稿前后修改了20多次,最终在软件上的制作图层多达3000多层。 陈静说。

黄金兴作为亲历者,也深感《梅花古图》绘制的不易。 我们(We)有个微信工作群,陈静他们(They)不仅把每次修改后的图稿发到群里,还一个个地私信发给我们(We),甚至打印好了送来让我们(We)核对。现在这幅图在基于史实的前提下,把梅花古镇雄伟的气势都展现出来,我们(We)很满意。

一幅《梅花古图》,生动还原了千年古镇的风貌,成为游客探访古镇最好的导览图。 原来这幅画的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,可见展馆建设的用心。 游客陈先生说。

第二站:八一八西路

广开言路修古道

青石板路寄乡愁

在展馆中品读千年古城的历史(History)之后,游客们不知不觉来到了展馆的三楼。小门之外,便是此次古镇游的第二站 八一八西路。

居民张天浩介绍,八一八西路是梅花镇主街的一部分,原本由石板铺成。历经多年,路面因磨损而产生安危隐患,上世纪90年代,石板路被铺上水泥。去年,随着长乐区梅花镇保护规划获省行政部门批复,有村民提出要将八一八西路恢复成石板路。 这条古道承载梅花人的乡愁记忆,大家都期待它恢复成石板路。

践行 三问于民 ,梅花镇通过一份调查问卷对民意展开调查。结果(Result)显示,线上1371人填写问卷,其中88%表示支持;线下有5219人参与问卷调查,村民普遍支持恢复石板路。

拿定主意,还得找对方法。长乐区和梅花镇前后召开了12场意见征求会,让乡贤、村民与干部、教授面对面说看法、提建议。不过对于这些意见,梅花镇也不是一味顺从,而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(Carry Out)取舍。 比如有人说要把路面下降,让古城墙显得高大雄伟,但是如果下降太多,部分房子必须增加台阶,老人出行可能不便,而且还会影响污水管道,阻碍消防车通行,造成安危隐患。 陈静介绍,各方意见汇总后,经过教授测算,决定对石板路面降低8厘米。

磨 出最佳方案,全面跟进施工。去年底,八一八西路终于恢复为石板路。 这才是我们(We)小时候八一八西路的样子! 张天浩说。

第三站:将军山观景台

俯瞰古镇好风光

漫山绯色惹人醉

在梅花,有这样一个传说:以往每到寒冬腊月,这里山山梅花竞开,令人流连忘返,时常有人大呼 梅花 梅花 。为更好地还原梅花镇以往的风貌,我们(We)在将军山上大面积种植了梅花,现已植梅林22亩,包含红梅、宫粉梅、白梅、绿萼梅等名贵梅树 小讲解员林骆函一路为游人讲解。

顺着蜿蜒的石板路前行,记者一路深入古城展开探索,最终在将军山上的观景台停步。从观景台俯瞰,绯色掩映之下,千年古城正孕育新貌。 我们(We)将来将以将军山为中心,构建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,将周边古厝、古建筑串点成线,陆续开展修缮工作,全面助力农村振兴。 梅花镇相关负责人说。

梅花镇近年来集结动员各方力量,对现有的32处历史(History)建筑、传统风貌建筑坚持 修旧如旧 ,全力推进梅花古城保护开发,累计投入3400多万元对梅花古城进行(Carry Out)保护修缮:重点修复梅花古城东门楼,提升改造西施弄、古城广场和将军山公园,打造梅花网红打卡点;投入百余万元对乡约所主体结构、墙体进行(Carry Out)修缮,传承梅花文明乡风;对林位宫、彭家大院、蔡夫人庙进行(Carry Out)修缮改造,重现梅花的岁月记忆

践行 三问于民 ,梅花古城的修复工作还在不断推进中。 下一步,我们(We)将以创建我国级历史(History)文化(Culture)名镇为目标,引进文旅专业团队,深化与猴屿文旅品牌、闽江口湿地的联动协作和产业互补,做足 渔文旅+ 文章,用特色吸引人、留住人,让古城不断释放新的生机活力。 梅花镇相关负责人说。(记者 蒋雅琛 宋亦敏)

长乐梅花古城换新颜 村民笑开颜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赞(950) 踩(47) 阅读数(5847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加载中......
发表评论